400-803-2309
13392657254

农户年领近60万工资!老幼村的土地托管模式,值得所有村支书收藏

来源: 赤焰信息   时间: 2025-11-22   浏览次数: 3

认养农业.png

我们深耕认养农业创新赛道,以“认养模式落地+用户深度运营”为核心。业务涵盖共享菜地、生态果牧场认养、种植养殖认养,及亲子研学、企业福利定制。已助力农场复购率提升60%+、客单价增长40%+。电话/微信15322308350体验专属认养系统,解锁数字化农业方案与农产品溢价技巧

别再愁土地“种不出金”?青海这个小村落给出新答案!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老幼村,正用一场农业革命惊艳众人——靠“土地托管代种”的认养农业新模式,它打破传统农业桎梏,带着农户稳稳增收,更成了高原蔬菜种植的标杆村落。

1.png


核心引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激活土地价值


老幼村的转型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逻辑清晰、高效协同的运作体系,核心正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


村党支部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全村113.3公顷耕地纳入统一托管范围。这一举措既盘活了村内闲置、撂荒的土地资源,更顺利启动特色农作物与露天蔬菜规模化种植项目,为农业转型按下“加速键”。

2.png


而这种模式的落地需要完善的系统支撑,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认养农业系统的耕地托管、规模化种植管理等核心功能,恰好与老幼村的“托管代种”需求高度适配。


破局关键:合作社筑牢全流程标准化防线


合作社则承担起“纽带”与“管家”的双重角色,构建起全流程标准化服务体系:从耕种环节的统一规划,到秧苗的集中培育与配送,再到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每一个环节都实现规范化管理。


这种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小农经济“分散化、效率低”的痛点,将散户生产无缝融入规模化产业链。最终实现“双赢”——年轻劳动力可放心外出务工拓宽收入渠道,老年村民则能在合作社就近就业,用体力劳动换取稳定报酬,让土地与人力资源都得到最优配置。


销路保障:订单农业+品牌认证打开市场


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老幼村更在“怎么卖”上走出了精准路子,展现出成熟的市场对接思维。合作社与深圳市广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签订固定种植订单,以“以销定产”模式从源头锁定销路。这一模式彻底打消了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顾虑,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幼村种植的红菜薹、娃娃菜等特色蔬菜,凭借过硬的品质成功入选“供港澳”蔬菜名录——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权威认证,更打响了高原蔬菜的特色品牌。据统计,仅第二批露天蔬菜就已完成260吨销售任务,产销两旺的态势初步形成。


3.png



民生答卷:数据见证村民“获得感”升级


转型成效最终要落到“村民得实惠”上,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项目实施以来,老幼村农业年产值达7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余万元,累计为村民发放劳务工资近60万元。就业保障同样扎实,不仅提供20个长期岗位,更创造240余个临时就业机会,让村民“家门口就业”成为常态。
为了让收益更稳定,村里还建立起“农户入股+劳务收益+保底分红”的联农带农机制,让村民从“单纯劳动者”转变为“产业参与者”,深度共享发展红利。此外,全村农户每年还能额外领取500斤小麦作为基础收益保障,多重保障让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经验启示:小村落的乡村振兴“微创新”路径


老幼村的实践,本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微创新”——没有复杂的技术门槛,而是通过机制重构激活现有资源,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它证明:只要找准自身优势,用对发展模式,普通村落也能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实现“蝶变”。

4.png

随着模式的不断完善,老幼村必将在高原农业的赛道上越走越稳,继续书写“小村落有大作为”的精彩故事,也为更多乡村提供宝贵的发展启示。

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认养农方案》包含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的模式,以及实施方案。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


认养2.pn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