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零售市场中,即时零售前置仓领域正涌动着变革的浪潮,各大零售企业纷纷发力,以多样举措提升自身在这一赛道的竞争力。从供应链的深度改造到配送网络的精细布局,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也在悄然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模式,正在从根本上重塑零售业的既有格局。在这一领域,美团的布局堪称行业标杆——2025年6月23日,其正式发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的战略后,旗下小象超市已在全国20个核心城市铺开近千个前置仓,覆盖了数百万消费者的生活圈,下一步计划是在年内完成所有一二线城市的全覆盖。
美团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打造“源头直采”项目,深入全国200个县级农产区直连种植养殖端,用大数据打通全链路信息。此举降低生鲜损耗超15%,保证新鲜度,减少多级中间商使终端售价降约8%。此外,美团闪购扩品类实现快速配送,优选业务深耕下沉市场,形成多线立体布局。
而这样的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与多渠道布局,与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区团购系统的核心功能高度契合——该系统具备的全链路数据追踪、产地直连管理模块,能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源头直采与损耗控制,其灵活的多端适配能力,也可支撑从闪购到下沉市场的多样化业务场景落地。
麦德龙在前置仓领域的扩张节奏同样引人注目。2025年5月短短半个月内,长春净月店经开仓、宽城店朝阳仓先后投入运营,6月底大连中山仓又紧接着开业,这种密集的布局让东北区域的即时配送网络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型。
据麦德龙东北区域负责人介绍,这种"以仓布网"的策略,能将区域内的平均配送时间压缩至25分钟以内,部分核心区域甚至能实现15分钟送达。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速度上的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即买即得"便利——无论是临时需要的晚餐食材,还是突然用光的家居用品,都能通过手机下单快速送到手中,极大地提升了生活效率。
盒马在2024年8月重启的前置仓试点,更像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准战术调整。在上海的试点区域内,盒马将前置仓与线下门店进行深度绑定,3公里半径内的居民不仅可享30分钟送达服务,还能通过线上平台直接预约门店的特色服务。
这种与实体店形成互补的"店仓联动"模式,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能提升线上订单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库存共享大幅降低了商品损耗率,试点区域的生鲜损耗较之前下降了近20%。
盒马相关负责人透露,其自主研发的线上订单预测系统已能精准匹配不同时段的需求波动,比如工作日的早餐时段和周末的家庭采购高峰,都能提前做好库存准备,这正是前置仓模式不断进化的核心竞争力。
永辉超市在前置仓领域的动作,带着明显的"止损"意味。在去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永辉明确提出要在关店较多的区域加快前置仓布局,通过线上业务的拓展来挽回市场份额。
目前,永辉已有近百家门店完成了前后场库存分离改造——简单说就是把原本与卖场混杂的仓库,改造成独立的"发货中心",专门负责线上订单的分拣和配送,不再依赖门店的现场销售。
这种转型让配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改造后的门店线上订单配送时间平均缩短了10分钟,订单量也有了明显增长,正在帮助永辉在流失的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
山姆会员店的500个前置仓,则展现了成熟模式的强大爆发力。这些仓库并非随意布局,而是特意选在会员密集但门店覆盖不到的社区周边,通过"店仓分离"却又"协同作战"的模式,支撑起"1小时极速达"的服务承诺。
从数据来看,这种模式的效益十分显著:山姆前置仓13万元/平方米的坪效,相当于普通大卖场的10倍,再加上200元以上的客单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优质的即时配送服务完全能转化为实打实的收益,也让山姆在会员制零售领域的优势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