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5G连外卖都能秒订,农村田埂上居然也玩起了“数字魔法”?合肥肥东就打破了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老套路——把5G技术、认养经济和乡村文旅捏到一起,不仅让农田变得“会说话、能思考”,还为乡村振兴踩上了“加速键”,更走出了一条接地气、人人能学的数字农业新路子。
响导乡蓝莓基地——5G先落地,种果更智能
响导乡的蓝莓基地作为“5G+认养+文旅”模式的首个试验田,堪称标杆。基地摒弃传统果园人工浇水模式,田间遍布5G物联网传感器,手机端实时呈现温湿度、土壤墒情数据。
装上“5G智能滴灌系统”后,管理员可于办公室远程操作,系统依据传感器采集的蓝莓生长需求,精准控制每株果树浇水量与施肥量,如挂果期自动延长灌溉时间。原本10人管理的50亩果园,如今2人即可轻松应对,人力成本减半,蓝莓优质果率提升15%。
“云端认养”玩互动,销路就业双丰收
基地不仅让种植更智能,还推出“云端认养”服务。市民在微信小程序支付费用认养蓝莓树后,可通过5G摄像头24小时手机“云监工”生长过程,成熟季可获顺丰包邮或受邀亲自采摘。
这种模式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参与感,成为孩子的“自然课堂”且锁定销路。预计2026年基地盛产期年产量稳定在80万斤,能带动6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每亩地收益较传统种植翻倍。
西城镇生态园区——“认养+旅游”,精准抓需求
“卖货+体验+公益”,形成产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