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3-2309
13392657254

两大平台联手打造藏区青稞认养,1000亩田被认空,近900孩子受益,你怎么看?

来源: 赤焰信息   时间: 2025-09-09   浏览次数: 0

2024.5.10认养农业.gif

藏区青稞田藏着超暖新玩法!城市人认养农田当“远程主人”,既能收藏区直供好粮,还能帮孩子添营养、开眼界——这场“青稞认养”创新实践,正把消费扶贫与教育帮扶拧成一股劲,让古老青稞田长出乡村振兴与儿童成长的新希望!

图片


项目发起:两大平台联手,解锁“社区支持农业”新玩法


这款藏区公益项目,由中国社会扶贫网与德琴阳光庄园联合打造,就以“社区支持农业”为核心玩法,打通了城市消费者与藏区农田的连接通道。


和传统农产品“先种后卖”的模式不同,这里的“社区支持农业”更像一场“双向奔赴”:消费者提前认养青稞田,成为藏区农田的“远程主人”,既能全程关注青稞生长,又能和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让农产品销售少了中间环节,也让帮扶更直接。

不过这类模式落地离不开系统支撑,从认养订单管理到生长进度同步,再到供需信息对接,都需要专业系统打通全流程。

2.png

而广州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认养农业系统的功能恰好适配:它可实现认养流程线上化、农田状态可视化、消费者与农户即时沟通,还能助力农产品溯源与物流衔接,为“远程认养”的顺畅运转提供了技术适配性支持。


消费者价值:认养青稞得好礼,还能定向帮扶藏区娃


对消费者来说,认养一亩青稞田的价值远不止“收获”:除了能拿到青稞原粮,还有青稞面条、代餐粉等深加工产品——这些带着藏区阳光味道的食材,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也很扎实。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认养都藏着一份“定向帮扶”:项目会从认养资金中划出部分,给藏区孩子添置生活物资、准备营养早餐,还会引入素质教育课程,帮孩子们打开视野、增长见识,让“买东西”变成“做公益”,消费的同时也能守护孩子的成长。

3.png


亮眼成绩:1000亩青稞田认购一空,近900名学生直接受益


项目推进速度很快,半年就交出了亮眼成绩单:1000亩青稞基地全部完成认购,给藏区农业注入了实打实的资金活力;曲当乡、纳尔乡等学校的近900名学生直接受益,生活补贴、营养早餐、特色课程一一落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特色活动:绘画大赛展童真,线下认养拉近距离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项目还搞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公益绘画大赛上,藏区孩子用画笔描绘家乡和梦想,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的纯真,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藏区儿童的精神世界;


线下认养行则邀请消费者走进藏区,脚踩青稞田、和孩子面对面聊天,亲身感受认养的意义——这些活动不仅拉进了城市与藏区的距离,也让更多人愿意加入到消费扶贫和教育帮扶的队伍里。


模式巧思:“认养-生产-帮扶”闭环,农业帮扶与儿童成长双兼顾


这款项目的巧思,在于把“消费扶贫”和“儿童陪伴”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认养-生产-帮扶”的完整闭环:消费者认养支持农田生产,生产有了保障又能稳定供应农产品;


而认养资金反哺孩子,不仅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还能滋养精神成长——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既帮了藏区农业,又暖了藏区孩子。

项目价值:为藏区发展搭新路,打造可复制的公益模板
这不仅给藏区脱贫和教育发展搭了新路子,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参考的“公益模板”:原来消费扶贫和教育帮扶不是“两条平行线”,只要模式够创新,就能相互借力、一起发力。用消费者的“日常选择”推动乡村发展,用产业收益守护孩子未来,这样的方式既接地气,又有长远价值。

图片

展望未来,青稞认养项目还想走得更远:计划扩大规模,覆盖更多藏区学校和孩子,让更多人吃到藏区的优质青稞,也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这样“有温度、有实效”的创新项目出现,聚起更多社会力量,为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一起给藏区、给更多乡村的未来,多攒一份希望。

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认养农方案》包含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的模式,以及实施方案。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

新1.pn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