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实体零售放猛料!2025年8月29日,旗下首家自营硬折扣超市“快乐猴”,在杭州拱墅区开业即引爆关注!这绝非偶然:8年前“掌鱼生鲜”积累的线下经验打底,如今再携“快乐猴”硬折扣+“小象超市”即时零售双王牌,美团这次是带着十足准备重返实体零售赛道,要掀起全新风浪!
“快乐猴”精准锁定对价格敏感的社区家庭,主打“省到骨子里”的硬折扣模式——通过精简商品种类、砍掉中间环节,把实实在在的低价给到消费者。它将竞争对手直指阿里盒马邻里店,但扩张策略却显得格外谨慎:长远规划虽剑指千店规模,2025年却仅计划开10家店,核心任务是打磨商业模式。
目前除杭州首店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约10家门店在筹备中。这种“小步快跑”的打法,正是美团吸取早年“小象生鲜”扩张过快导致收缩的教训后,变得更务实的体现。
在“快乐猴”备受关注的同时,美团即时零售的主力军“小象超市”同样不可小觑。这个由“美团买菜”在2023年升级而来的业务,靠“线上下单+社区前置仓配送”的模式,实现了“30分钟快送上门”的服务体验。
截至2025年,它已进驻18座一二线城市,运营着800多个前置仓,部分仓库的日均订单量已接近盈利平衡点,2023年交易额更是同比增长30%,成长势头迅猛。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象超市正计划在北京、杭州等城市试水线下大店,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场景。而“快乐猴”的北京首店就将由小象团队操刀运营,这种“老带新”的模式,能让小象成熟的供应链和配送经验直接赋能新品牌,形成“小仓快送+大店折扣”的互补格局。
而这类“线上线下联动”与“多场景履约协同”的落地,离不开系统层面的支撑:无论是线上订单与线下大店库存的实时同步,还是前置仓与门店的补货调度,亦或是用户跨场景消费数据的整合,都需要适配的技术工具承接。
而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区团购系统的核心功能恰好能匹配这些需求,比如其线上线下数据打通模块可实现订单、库存、会员信息的实时共享,多仓协同管理功能能优化前置仓与大店的补货效率,订单智能分配系统还能结合配送网络提升“小仓快送”的履约速度,从技术端贴合小象超市的运营逻辑。
美团敢在零售赛道重兵布局,底气来自其生态体系的协同能力:在供应链端,“快乐猴”与美团优选共享采购网络,生鲜品类直接从产地进货,还通过发展自有品牌减少溢价,用“低价爆款+自有商品”的组合建立差异化优势。
物流履约上,数百万美团骑手组成的配送网络堪称“地表最强”,无论是小象超市的30分钟达,还是未来“快乐猴”可能推出的即时配送,都能得到高效支撑。再加上全国布局的数万个仓库,库存和配送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
流量获取方面,美团App过亿的日活用户成为天然优势。用户订外卖、买电影票时,可能被推荐到小象超市或“快乐猴”的线上页面,未来会员权益还可能打通,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零售业务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目前仍是美团亏损的主要来源。面对盒马、奥乐齐等对手的夹击,美团在线下运营和供应链深度上还有追赶空间。
展望未来,美团的扩张路线图已然清晰:“快乐猴”2025年专注打磨单店模型,一旦验证成功就可快速复制;小象超市计划将前置仓增至1500个,实现一二线城市全覆盖。
这场布局的战略意义远超增加收入——美团要完成从“服务零售”到“商品零售”的闭环。当用户习惯在美团解决从外卖、电影到买菜、日用品的所有需求,平台粘性将达到新高度,这才是“万物到家”的终极野心。
美团2025年的零售棋局,用“快乐猴”扎根社区折扣场景,用“小象超市”深耕即时零售,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攻势。这个新物种能否在拥挤的零售市场中突围,将是未来商业界最值得关注的看点之一。
在社区团购运营里,你觉得用户留存、选品策略、价格管控这三项,哪个更难做好呢?快把文章发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员【chiyanmary】查看《社区团购运营宝典》寻找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