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3-2309
13392657254

叮咚买菜财二季度营收48.4亿元,生鲜电商风口未歇,巨头动作频频

来源: 赤焰信息   时间: 2023-09-06   浏览次数: 6

首标.gif

近日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叮咚买菜在该季度实现了48.4亿元的营收,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这一数据显示出叮咚买菜在当下激烈竞争的生鲜电商市场中依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据悉,叮咚买菜在今年上半年通过调整和优化现有前置仓点位,以及继续加强供应链建设,取得了多项具体经营指标的增长。

1.jpg



这些举措帮助叮咚买菜顺利实现了保持盈利水平的目标,并使公司的业务进一步拓展。
报告中指出,上半年,叮咚买菜在华东区域已经整体实现了盈利的稳定。在该区域内,江苏和浙江的仓均日单量同比分别提升了27%和21%。
这说明叮咚买菜在华东地区的经营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投入并优化现有供应链的仓网布局。
通过在现有优势区域“扎根”、深耕和扩大影响力,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华北和华南区域市场的发展,使其与华东区域一起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2.jpg

02

稳定盈利后再考虑新地区拓展



近日,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上半年,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上海市场。通过加大在该地区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接下来的下半年,叮咚买菜计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江苏、浙江两个省份,希望能够在已有的优势区域进一步提高效率,并将华东区域的毛利率稳定住。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叮咚买菜在二季度关闭了川渝地区的一些站点。对于是否要放弃西南区域市场,梁昌霖在财报会议上做出了回应。
他表示,今年5月,对重庆、成都的业务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不意味着公司要放弃西南区域市场。
在对该地区整体收益回报进行深入评估后,叮咚买菜暂停了相关区域的服务。
由于川渝地区业务量目前占整体业务较小,预计短时间内不会盈利,并且公司短期无法实现该地区的规模化运营,因此选择了短期退出。
在降本增效的考虑下,叮咚买菜还是会继续深耕现有区域,保持区域稳定规模化盈利后再考虑新区的扩展。公司将继续与川渝区域的食品企业保持深入合作。

根据了解,叮咚买菜在过去半年加大了对上游供应链端的投入,维持着生鲜商品超过80%的直采比例。同时,公司也在加强自研商品的建设。


梁昌霖表示,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商品的GMV于总体表现占比已经提升到了19%,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到30%。

3.png

社团招生鲜电商风口未歇,格局巨头动作频频新

去年,朴朴超市曾被传闻正在招聘CFO,并经常接触各大投行准备IPO。


然而,最新的爆料称,朴朴超市将会在明年才考虑上市。这一消息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朴朴超市的现状和前景。

根据网经社的统计数据显示,朴朴超市当前的估值仅为61亿元,较巅峰时期下降了近40%。
此外,最近一轮融资已经追溯到遥远的2021年。这表明朴朴超市目前的发展进展缓慢,投资者对其前景持谨慎态度。
与叮咚买菜类似,朴朴超市今年也将重点放在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但与叮咚买菜固守华东不同,朴朴超市选择以福建为基地,并向临近的广东扩张,主要增长来自于广州和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
京东最近成立了创新零售部,整合了前置仓事业部、七鲜事业部以及技术研发、供应链运营等团队。
京东已经开始在其APP中引导用户进行生鲜电商购物,并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两个前置仓。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京东的生鲜电商业务。
美团买菜最近加入了山姆和盒马的价格战,并在八月低调上线了“拔河价”项目。虽然并未大范围推广,但美团买菜在今年二季度实现了爆表的业绩和利润大涨,为其扩张提供了动力。
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相继收缩之际,财力雄厚的京东和美团的加速扩张无疑是积极的因素。
这将维持市场的热度,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并提升用户的教育意识,有助于生鲜电商市场的持续发展。
无论是大集团,还是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人都能发展,只需有自己的产业,货源,便可以通过广州赤焰信息,搭建社区团购小程序入局新零售。
赤焰社区团购系统(微信ID:chiyanmary),功能强大,模式多样,走在社区团购领域前端,助力商家在社区团购领域运行发展。
各大平台目前的改进方向主要集中在调整前置仓规模以及提升分拣、入库的数字化程度,以减少人力成本。
然而,目前仍难以确定大仓和小仓哪种更优势,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和实际运作继续调整优化。只有提升数字化程度这一点是所有玩家都需要关注和应用的。

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提供截图,即可查看《社区团购运营宝典》包括:选品、招募团长、团长管理、新开团指导、节假日活动营销方案、分拣配送实操经验等 。


版权所有:http://www.bingosale.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州赤焰信息系统代理全国火热招商中)

联系我们2.pn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