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大兴镇藏不住了!“猕猴桃树认养”成乡村振兴新解法!这一创新模式不只是让果子有了好出路,更像颗闪耀的启明星,直接照亮大兴镇从传统种地到特色产业增收的转型路,还成了其他乡村可复制的“致富样本”。
在这一模式推进中,人大代表发挥了关键的“牵头领航”作用。他们主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过去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既为猕猴桃大规模、规范化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里——村民不再是单纯的种地人,而是成了产业收益的直接分享者,真正绑定了自身与乡村产业的发展纽带。而这类模式的稳定落地,离不开系统化的运营支撑。
像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认养农业系统的相关功能恰好能与之适配,比如土地资源台账管理、村民入股份额登记、收益分红自动核算等,可帮助合作社更高效地处理土地整合后的日常运营事务,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有了土地基础,大兴镇进一步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猕猴桃国际公园。这座公园不只是简单的种植基地,还融合了观光、体验等多重功能:游客能走进猕猴桃林间,感受田园的宁静惬意,还能近距离了解猕猴桃从种植到结果的全过程,以及背后的农业文化。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城里人前来打卡。
而“480元认养1棵树”的套餐,更是让这一模式充满吸引力。认养者花480元,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猕猴桃树,并且能确保收获40斤符合欧盟标准的鲜果。这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让大家体验到“云管树、实收果”的乐趣,也为猕猴桃打开了新的销售路子——认养者和种植户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形成了“定制化”的新型产销关系。
为了让猕猴桃卖得更远,大兴镇还用上了“鲜农纷享”电商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当地猕猴桃年销售额达到千万级别,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成功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稳定的销售渠道,直接带动了5000余亩种植基地的良性发展,种植户再也不用愁“果子熟了没人要”,可以安心钻研种植技术、提升果实品质。
随着猕猴桃产业越来越红火,大兴镇的村集体和村民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5万元,这些钱被用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上,比如修路灯、建文化广场,让乡村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从原来的6350元,大幅增长到35800元,收入翻了好几番,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认养农方案》包含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的模式,以及实施方案。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