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3-2309
13392657254

不只种桃卖桃!赫章达依乡靠文旅融合破局,年总产值300万,值得借鉴吗?

来源: 赤焰信息   时间: 2025-09-22   浏览次数: 0

2024.5.10认养农业.gif

乡村振兴不玩“老套路”!赫章达依乡靠“专属于你・桃你喜欢”活动,直接把“桃树认领”和“乡村旅游”绑成了“黄金搭档”——城里人能追桃花、摘桃子、住民宿,沉浸式当“田园主人”;乡村能靠体验感盘活果园,激活经济。这波“农业+文旅”的创新玩法,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1.png


模式巧思:桃树认领+乡村游的“双向奔赴”


达依乡的核心玩法,藏在“合作社牵头”的统筹力里。当地飞翔高原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整合了660余亩连片果园,为活动搭好“骨架”;再通过“专属于你・桃你喜欢
活动,让认养者拥有“私人桃树”的独特体验——不仅能拿到专属编号,随时在手机或现场追踪果树生长,还能亲手参与疏果、套袋、采摘等全周期农事:春天追着桃花拍照,夏天守着果子防虫,秋天提着篮子收桃,全程沉浸式感受田园乐趣。
更贴心的是,果园周边还配套了景区观光路线和民宿,认养者白天忙农事,傍晚能逛乡村美景,晚上住特色民宿,真正把“认领桃树”变成了“乡村微度假”,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无缝衔接。
不过这类融合模式要稳定落地,离不开系统层面的支撑:认养信息的精准管理、果树生长数据的实时同步、农事体验的有序衔接,都需要专业工具打通环节。

2.png

而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认养农业系统的核心功能恰好适配这些需求——它能支持认养者通过手机端查看果树生长动态、记录农事操作轨迹,也能协助合作社管理认养编号与订单,让整个流程更顺畅,进一步夯实“乡村微度假”的体验基础。


经济实效:既壮产业,又富村民


这个模式的“含金量”也很实在。据合作社数据,目前果园年总产值已突破300万元,不仅让“达依桃子”成了当地叫得响的农产品,还直接带动120余人就业——其中有不少是留守妇女、老人,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给果树施肥、除草,每月能挣2000-3000元,真正让乡村劳动力“活”了起来,也让村民的腰包跟着鼓起来。

3.png


创新亮点:跳出“种果卖果”的老思路


达依乡的巧劲,在于打破了传统农业“只种果、只卖果”的单一模式。“春赏花、夏护果、秋采摘”的全周期体验,一方面精准戳中了城市人对“归园田居”的向往——不用自己种地,也能拥有“一亩三分桃”的参与感;


另一方面,也给精品水果产业开辟了新赛道:桃子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而是变成了“旅游体验道具”“乡村文化符号”,通过文旅融合,让一颗桃子的价值翻了倍。

2025新进展:热度升温,未来更可期
今年(2025年)的活动,已经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刚启动就吸引了百余名市民报名,成功认领50棵桃树。这不仅帮果农提前锁定了销路(果子没熟就有了买家),还直接拉动乡村旅游人次上涨,不少认养者还会带家人朋友一起来玩,让达依乡的乡村游热度再上一个台阶。
更值得期待的是,当地已经计划建设“种植示范+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未来,游客来这里不仅能摘桃,还能听农技员讲种桃知识,看现代化种植设备,甚至能体验“桃文化”手作,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会更完整,吸引力也会更强。

4.png

赫章达依乡的桃树认领,算不上多“宏大”的项目,却实实在在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助农”的好答卷:用一棵桃树连接城市与乡村,让农业有了新玩法,让乡村有了新活力。


这种“小而美”的模式,也给其他想走“农业+文旅”路线的乡村提供了参考——不用盲目搞大项目,找准本地特色,把农产品变成“体验品”,就能让乡村经济焕发生机。相信随着现代农业基地的落地,达依乡还会解锁更多乡村振兴的新可能。”

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认养农方案》包含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的模式,以及实施方案。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


新1.pn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