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3-2309
13392657254

年增收9万,从没人要的“碎地”到抢手的“认养园”!烟台西王家庄村咋做到的?

来源: 赤焰信息   时间: 2025-10-10   浏览次数: 1

2024.5.10认养农业.gif

烟台莱阳西王家庄村,靠“一分地共享菜园”火了!在乡村振兴浪潮中,这个村不搞“老套路”,用创新菜园模式走出城乡共富路,成了乡村发展的亮眼样本!

1.png



第一步:整合“碎地块”,“认养套餐”激活土地价值

要让“共享菜园”落地见效,资源整合是第一步。过去,西王家庄村138户村民的土地零散分布,不仅耕作效率低,还难产生高收益。如今,村里把这些“碎地块”整合为标准化种植单元,还推出了“认养套餐”——从种植技术指导到成熟蔬菜配送,全程帮认养的城市居民搞定。


这一调整让土地价值大幅提升:每块菜园年收益达1100元,是普通土地出租收益的5倍。既让村民的腰包鼓了,也为村集体发展攒下了“第一桶金”。

不过,这样的模式能顺畅运转,离不开系统层面的支撑——从地块信息管理到认养服务跟踪,需要清晰的流程工具来衔接。

2.png

而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的认养农业系统,恰好能适配这些需求:它可协助梳理标准化种植单元数据,也能对接技术指导记录、配送进度跟踪等“认养套餐”关键环节,让零散土地到共享菜园的转化更有序,减少运营中的衔接漏洞。



拓空间:牵手景区搞联动,“采摘+”串起休闲链

光有菜园还不够,延伸业态才能打开更大空间。西王家庄村主动“牵手”李家沟景区,共同打造“乡村振兴一日游”路线。他们把“菜园采摘”和当地非遗文化、农家美食结合,推出“采摘+非遗+美食”的特色组合,还配套建设了垂钓平台。


这样一来,原本单一的“种地”,变成了“耕作-休闲-度假”的完整产业链。游客既能体验下地种菜的乐趣,又能学非遗技艺、吃农家菜、钓生态鱼,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一下子提上来了,也让当地的文化特色有了更宽的传播渠道。

4.png



赶潮流:青年返乡当“新农人”,田园直播拓销路

数字时代,乡村发展也得跟上“网感”。这两年,20余名青年回到西王家庄村,成了村里的“数字新农人”。他们用短视频记录菜园的四季变化,在田间地头搭起“田园直播间”,一边带网友看蔬菜生长,一边推荐村里的农产品和旅游项目。


没想到效果超出预期,单场直播销售额就突破6万元,让西王家庄村的“好东西”走出莱阳,被更多人看见。青年的回归,不仅带活了经济,也给乡村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看成效:就业增收双丰收,城乡互动拉近距离

这套模式的成效,实实在在惠及了城乡双方。就业上,直接带动1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有稳定收入;村集体收入上,年增收9万元,这笔钱用来修水泥路、建文化广场,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


城乡互动上,1000余名市民来体验农耕,320余组家庭在这里开展亲子活动,城市人亲近了土地,村里人也拓宽了眼界,城乡之间的距离悄悄拉近了。

3.png

西王家庄村的“一分地共享菜园”,不是简单的“种地创新”,而是乡村振兴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既让农业更有效益、农民更有奔头、农村更有颜值,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可学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模式不断优化,相信西王家庄村会在城乡共富的路上走得更稳,也会为乡村振兴写下更多鲜活的故事。

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加工作人员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认养农方案》包含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的模式,以及实施方案。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

新1.pn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