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快烂棚,农户急得慌?南京一场直播,把滞销难题变成了希望!当今数字化浪潮里,直播带货不新鲜,但南京偏把“公益”和“直播”绑在一起,给农产品滞销开出了新方子。江宁区供销合作社联手南京广电搞的草莓基地直播,就是这招的实战样本——不仅解了草莓卖不动的困局,更给当地农户送来了实打实的盼头。
此前,江宁区草莓种植户曾陷入棘手的滞销难题:棚内挂满成熟饱满的草莓,却因渠道有限难以卖出,眼看果实即将过季变质,农户们急得团团转。
关键时刻,江宁区供销合作社敏锐捕捉到直播带货的破局潜力,迅速联动南京广电,一场扎根田间的“草莓助农直播”就此启动。
这次直播没走常规套路,而是打造了“大棚实景+品种科普+抽奖互动”的特色形式。镜头里,主播带着观众“云逛”草莓大棚,翠绿叶片间,一颗颗红透的草莓透着新鲜劲儿,直观打消了消费者对“货不对板”的顾虑;
同时,农业专业人员同步讲解——从草莓的甜度等级、维生素含量,到种植中不打农药、人工除草的绿色标准,把“好草莓的门道”讲得明明白白;更有实时抽奖环节调动热情,观众留言互动就能赢取草莓试吃装,不少人在趣味参与中直接下单,直播间订单量持续攀升。
为了避免“直播一停、滞销又来”,相关部门还琢磨起了长效办法:专门建立“草莓直播粉丝群”,群里实时分享大棚采摘动态、草莓成熟度照片,还提供线下送货上门服务,不少消费者成了“回头客”;
同时计划每月固定开展1-2次团购活动,逐步搭建起“短期应急助销+长期稳定合作”的助农闭环——既能帮农户提前锁定销量,也能让消费者持续买到优质草莓,真正实现“农户增收、市民受益”的双赢。
南京这次公益助农实践,其实是数字化时代解决农产品滞销的一次“小而美”的探索:它没有依赖复杂的技术,而是用“直播看货+社区直达”的简单方式,盘活了媒体的传播力和供销社的组织力;更用“建粉丝群、定团购期”的长效思路,让公益助农从“一阵风”变成“常态化”。相信未来,这样接地气又可持续的模式,会在更多地区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也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红利。
在社区团购运营里,你觉得用户留存、选品策略、价格管控这三项,哪个更难做好呢?快把文章发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员【chiyanmary】查看《社区团购运营宝典》寻找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