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升级!继京东、淘宝后,拼多多带着"分钟级配送"杀来了!晚点独家消息披露,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正于上海秘密筹建前置仓网络,计划8月上线即时零售服务,剑指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的核心阵地。
这场传统电商三巨头在"最后一公里"的正面交锋,不仅标志着即时零售从"补充战场"升级为战略必争之地,更掀开了电商巨头围绕"速度与低价"的新一轮博弈大幕。
业务定位:避开红海,聚焦核心优势
这一模式充分复用了拼多多已有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势——通过“产地直采”和规模化采购,既能保持低价竞争力,又能避免从零搭建餐饮外卖供应链的高成本风险。
例如,多多买菜在社区团购中积累的品控能力和物流网络,可直接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履约效率,使其在启动阶段无需与美团、饿了么正面争夺餐饮市场。
布局策略:轻资产试水与重投入储备
在具体执行层面,多多买菜采取“自建仓+第三方配送”的混合模式。目前已在上海试点自建前置仓,计划逐步向其他一线城市扩展,前置仓模式通过在社区周边3公里内密集布点,实现生鲜、快消品的“分钟级”配送,精准匹配中高线城市用户对时效的需求。例如,叮咚买菜通过前置仓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竞争格局:巨头环伺下的生存挑战
当前即时零售市场呈现多元玩家混战态势。综合平台方面,美团闪购2024年销售额达2500亿元,日均单量1200万单,五月餐饮外卖日均单量超8000万单;
电商新军阵营中,淘宝闪购618期间峰值订单突破6000万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且政企合作覆盖超1.5万家企业;垂直玩家如盒马、叮咚买菜则凭借生鲜供应链优势占据细分市场,叮咚买菜单仓日均订单超2000单。
战略动因:内外压力下的破局尝试
从行业视角看,即时零售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效率与用户心智的双重博弈。尽管短期难以颠覆传统电商格局,但其对消费习惯的重塑已不可逆——例如,淘宝闪购通过高频订单将用户打开APP的频率从“周”提升至“日”。未来,随着无人配送技术的突破,履约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即时零售或将从“补充场景”升级为“主流渠道”。
社区团购运营中,你觉得供应链优化、团长管理、物流配送效率哪个更难?快把文章发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员【chiyanmary】查看《社区团购运营宝典》寻找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结识更多行业伙伴!